• 高考资讯
  • 高考专业
  • 志愿填报
  • 高考政策
  • 大学排名
  • 大学就业
  • 留学资讯
  • 自考
  • 问答
  • 成都大学有哪些专业?(附专业排名、学科评估、专业分数线)
    时间:2023-06-13 07:51:03 来源:精英考试网 作者:遥遥无期

         作为四川省高校数量最多的城市,成都拥有一大批综合实力较强的大学,因此也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资源较为发达的重要城市之一,在国内各省市当中占据着强有力的地位。成都的大学还是比较多的,共计29所本科院校,其中就包括以省会命名的成都大学,该校在当地的认可度及影响力还是比较大的,因此有着良好的社会声誉,同时也得到了广大考生的关注。那么成都大学有哪些专业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吧。

    成都大学有哪些专业?(附专业排名、学科评估、专业分数线)

    重点学科


    四川省重点学科: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四川省医学重点学科:骨外科、泌尿外科


    成都大学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排名情况

    上榜学科 评估结果
    药学C-

    目前,学校现设有14个二级学院,开办62个本科专业,王牌专业如下:


    国家级特色专业:动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土木工程

    四川省特色专业:小学教育、学前教育、食品科学与工程、动画、软件工程、土木工程、旅游管理、自动化

    四川省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旅游管理、自动化、土木工程、动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法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广播电视编导

    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自动化、软件工程、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食品科学与工程


    成都大学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因各省份高考难易程度不同,因此每所大学在各省省份的录取分数线都是有所不同的,在专业录取分数线上同样也是,下面小编就以河南省和湖北省为例来为大家提供相关数据:


    成都大学在河南省理科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程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药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72,也是该校在河南省理科专业中最低的。文科中的汉语国家教育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88,也是该校在河南省文科专业中最低的。


    成都大学在黑龙江省文史类的网络与新媒体(中外合作办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82,也是该校在黑龙江省内文史类专业中最低的。理工类中的护理学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20分,也是该校在黑龙江省理工类专业中最低的。


    河南省(非高考改革):

    招生批次
    科目类型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最高录取分数线
    本科一批理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572576
    本科一批理科财务管理574577
    本科一批理科工程管理572574
    本科一批理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576578
    本科一批理科临床医学(学制五年)580583
    本科一批理科软件工程582591
    本科一批理科食品科学与工程572579
    本科一批理科土木工程574584
    本科一批理科网络与新媒体575585

    本科一批理科药学572579
    本科一批理科自动化578581
    本科一批文科财务管理590593
    本科一批文科汉语国际教育588592

    黑龙江(非高考改革)

    招生批次科目类型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最高录取分数线
    本科二批文史小学教育502510
    本科二批文史网络与新媒体(中外合作办学)482502
    本科二批理工测控技术与仪器432467
    本科二批理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432482
    本科二批理工物联网工程435439
    本科二批理工生物工程423442
    本科二批理工护理学420435

    成都大学简介:


    成都大学是四川省和成都市共建(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的综合性大学,同时也是成都市重点建设大学,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高校、四川省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该校创建于1978年,期间历经多次合校,最早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6年的公立四川优级选科师范学堂和1911年的公立四川省城女子师范学堂。随后于1983年,停办本科,只办专科。2003年5月,恢复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成都学院,2006奶奶多校并入,发展至2018年12月7日,教育部发文正式批准成都学院更名为成都大学。


    学校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占地面积2946亩,校舍建筑面积73.83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56亿元,图书馆纸质图书总量226.68余万册,并设有14个二级学院,教学设备完善,基础生活设施一一俱全。此外,学校的师资力量更是雄厚,现有博士生导师30余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29人,专任教师1632人,正高职称教师230人,副高职称教师567人,博士教师773人。其中不乏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杰青、长江学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多位优质师资。

    相关阅读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