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资讯
  • 高考专业
  • 志愿填报
  • 高考政策
  • 大学排名
  • 大学就业
  • 留学资讯
  • 自考
  • 问答
  • 重庆科技职业学院有哪些专业(最好的专业、各省最低录取分数线)
    时间:2023-06-13 07:51:03 来源:精英考试网 作者:Karina

    在选择院校的同时,我们同样也同样需要对该校的专业进行一个考量和最终确定,那么首当其冲的就是要了解该校到底有哪些专业、以及性价比较高的王牌专业有哪些等等知识,今天呢,小编就以重庆科技职业学院为例,为大家全面盘点介绍一下重庆科技职业学院到底有哪些专业以及该校的整体院系设置和专业录取分数线情况。


    重庆科技职业学院有哪些专业(最好的专业、各省最低录取分数线)


    重庆科技职业学院有哪些专业?


      重庆科技职业学院有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汽车电子技术、建设工程管理、建筑工程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械装备制造技术、轨道交通技术等等在内的26个专业。


    重庆科技职业学院专业设置一览表


    二级学院专业名称及专业方向
    科技信息管理系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软件开发)、汽车电子技术
    建筑工程系建设工程管理、建筑工程技术(城市轨道工程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市政工程技术(城市轨道运营与管理)
    经济管理系会计(注册会计师、会计与审计)、酒店管理(国际邮轮乘务)、物流管理(跨境电子商务)、旅游管理(空中乘务、民航安全技术管理、高铁乘务、国际邮轮乘务、邮轮奢侈品营销)、电子商务(互联网+)、市场营销(数字营销)
    机械工程系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航海技术)、机械设备制造技术(轮机工程)
    服装工程系服装设计与工艺(UI方向)、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表演(幼儿音舞)
    国防应用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械装备制造技术、智能(工业)机器人、汽车应用与维修(新能源汽车方向)、无人机应用技术(军用智能方向)、建筑工程管理、市政工程管理、电子商务(京东管理)、物流管理(京东定向班)、轨道交通技术、轨道交通技术(高铁乘务方向)


    重庆科技职业学院最好的专业名单


    重庆市骨干专业:服装设计与工艺;


    重庆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服装设计与工艺;


    学校重点建设专业:旅游管理、大数据与会计;


    学校重点打造特色专业:电子商务;


    2021年重庆科技职业学院各省最低录取分数线一览表


    招生省份科目类型所在批次/段最低录取分最低位次
    甘肃理科高职(专科)批R段160112216
    甘肃文科高职(专科)批R段16082164
    贵州文科专科批226125286
    贵州理科专科批184209909
    湖北物理专科批200146811
    湖北历史专科批200148879
    江西理科专科批255195132
    青海理科专科批18330184
    青海文科专科批17816933
    陕西文科专科批27381866
    陕西理科专科批207160392
    四川理科专科批150258428
    四川文科专科批150199866
    新疆理科专科批180-
    新疆文科专科批165-
    云南文科专科批308122253
    云南理科专科批250162526
    重庆物理专科批18098954
    重庆历史专科批18082738



    【重庆科技职业学院学校简介】


      重庆科技职业学院成立于1992年,是由最初的万州三峡服装艺术学校发展转设而来的,在2017年,学校经重庆市人民政府以渝府〔2017〕10号批复,正式由重庆服装工程职业学院更名为重庆科技职业学院,是一所经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建校三十余年以来,学校顺利发展出了万州校区、双桥校区两个校区,占地400余亩,规划占地800余亩,校舍面积30余万平方米,校内建有现代化大学生食堂、网球场、羽毛球馆、乒乓球场、篮球场、排球场、风雨操场、健身房等,各类实验实训室完善,具备教学、实训、研发、 生产四位一体功能,为全校的10000余位在校生提供了优质的办学条件。


      在教学建设领域,重庆科技职业学院共设有商学院,未来教育学院、纺织与服装学院、智能产业学院、工程学院等等在内的十个二级学院,聚集了六大专业群,开展出了26个专业,其中更不乏有重庆市骨干专业。


      重庆科技职业学院重视师资建设与发展,培养出了一支发展成熟,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人数高达500余人,拥有教授、副教授等专任教师4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占比超过20%、具有研究生学历学位教师占比超过30%、“双师型”教师占比超过50%。

    相关阅读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