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资讯
  • 高考专业
  • 志愿填报
  • 高考政策
  • 大学排名
  • 大学就业
  • 留学资讯
  • 自考
  • 问答
  • 2023贵州工商职业学院学费多少钱一年?(附各专业最新收费标准)
    时间:2025-05-26 23:18:19 来源:精英考试网 作者:遥遥无期

         众所周知,公办大学和民办大学之间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学费,公办大学是由国家或地方政府创办的大学,因为有国家或地方财政经费支持,所以学费通常较便宜。而民办大学则是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等主办的大学,因没有国家财政经费支持,所以学费一般较贵。那么贵州工商职业学院作为一所民办大学,该校2023年的学费是多少钱呢?下面我们就来一探究竟吧。

    2023贵州工商职业学院学费多少钱一年?(附各专业最新收费标准)

    【贵州工商职业学院2023年的学费】(如有变动,以学校官方最新消息为准)


    首先,贵州工商职业学院是一所民办大学。其次,该校的学费大致可分为三类:


    1)普通类专业有8600、9800、10800、12000、13800元/年等不同标准


    2)艺术类专业13800元/年


    3)体育类专业13800元/年。

    专业名称学制学费
    汽车制造类(新能源汽车技术)三年13800
    护理类(护理、助产)三年13800
    财务会计类(大数据与会计、大数据与审计、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三年12000
    工商管理类(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三年12000
    工程测量技术三年13800
    建筑设计(建筑3D动漫方向)三年15800
    建筑室内设计三年9800
    建筑工程技术(项目管理方向)三年13800
    建筑工程技术(BIM方向)三年15800
    建筑消防技术三年8600
    工程造价三年13800
    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吉利汽车订单培养)三年13800
    药品经营与管理三年9800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三年13800
    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三年13800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三年13800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三年13800
    计算机应用技术三年9800
    计算机网络技术三年8600
    计算机网络技术(5G方向)三年8600
    大数据技术(华为班)三年15800
    大数据技术三年13800
    云计算技术应用(华为班)三年15800
    中医康复技术三年10800
    老年保健与管理三年12000
    电子商务(京东班)三年13800

    【贵州工商职业学院简介】


    发展史


    贵州工商职业学院作为一所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教育部备案、纳入国家计划内统一招生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自2012年创办以来就秉承着办学宗旨、发展理念等先后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近3万名动手能力强、职业素质高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办学规模


    学院坐落于风景秀丽滨湖城市清镇,地处贵州(清镇)职教城核心位置。占地近1000亩,教学设施完备,现有完善的教学计算机、图书馆藏书、电子图书。建有大学生户外拓展训练基地、护理、会计、驾驶培训基地等数十个实验实训室。并与华为、吉利、万科、阿里等百余家各行业头部企业携手设立293个校内外实训场所和实习就业基地,为学生融入社会和岗位提供了配置先进、设施完善的实训平台。


    师资力量


    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同时还聘请了一批来自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兼职教授、客座教授,形成了一支由专家教授和“双师型”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同时还引进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师资队伍建设“外引内培”,以“三教”改革为依托,提升教学水平,围绕教师、教材、教法实施创新,积极开发活页式教材,深入推进 OBE 教学改革。


    院系及专业设置


    目前,学院现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航空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教育学院、大数据学院、大健康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会计学院等多个学院。并开设大数据与财务管理、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社会体育、室内艺术设计、护理、中医康复技术、工程造价等25个专业。


    【王牌专业】


    贵州省“高职第一批兴黔富民行动计划项目”立项:护理专业群


    通过“省级特色骨干专业”立项:大数据与会计


    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灵魂,大力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贵州工商职业学院按照“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的建设思路,创新校企合作机制,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专业教学团队共同打造、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建设、教学资源共同开发、人才培养质量共同监控、就业工作共同推进。校企合作单位已有152家,其中大部分已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相关阅读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