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资讯
  • 高考专业
  • 志愿填报
  • 高考政策
  • 大学排名
  • 大学就业
  • 留学资讯
  • 自考
  • 问答
  • 中国医科大学宿舍条件怎么样?有空调吗(附最新宿舍图片)
    时间:2023-06-13 07:51:03 来源:精英考试网 作者:遥遥无期

         大学宿舍一直以来都是考生及家长所关注的,毕竟要知道大学四年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宿舍里度过的,因此拥有一个良好的宿舍环境是每一位考生所期待的。中国医科大学作为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创建的院校,唯一以学校名义走完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全程并在长征中继续办学的院校,同时也是我国最早进行西医学学院式教育的医学高校之一。那么该校的宿舍条件怎么样呢?有空调吗?下面我们就来一探究竟吧。

    中国医科大学宿舍条件怎么样?有空调吗(附最新宿舍图片)

    【中国医科大学宿舍条件怎么样】


    首先,中国医科大学的宿舍均为四人间,上床下桌式的


    独立阳台、衣柜、鞋柜、储物柜及书架等基础生活设施一一俱全


    每楼层都有全自动洗衣机、洗鞋机及烘干机等电器供学生们使用


    每楼层都有一个小型公共浴室及两个公共卫生间,整体的环境还是非常不错的。


    【中国医科大学食堂】


    首先,中国医科大学有两个食堂,分别为第一学生食堂及第二学生食堂。两个食堂的空间都很宽敞,以经济实惠的价格,来保障学生的一日三餐。

    中国医科大学宿舍条件怎么样?有空调吗(附最新宿舍图片)

    中国医科大学宿舍条件怎么样?有空调吗(附最新宿舍图片)

    【中国医科大学简介】


    发展史


    中国医科大学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与辽宁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建高校,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创建的院校,唯一以学校名义走完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全程并在长征中继续办学的院校,是我国最早进行西医学学院式教育的医学高校之一。其前身为1931年11月创建于江西瑞金的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1932年学校更名为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1940年9月在延安,经毛泽东同志提议,中共中央批准,学校更名为中国医科大学。


    办学规模


    学校位于辽宁省沈阳市,现有沈北、和平2个校区,校园环境优美,基础生活设施完善,教学设备齐全,包括像有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3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实验室6个等多个研究中心及重点实验室。此外,学校还有3所附属综合性医院和2所专科性医院,开放床位11332张,牙科综合治疗椅273张。


    师资力量


    学校在职教职工9103人。全校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87.7%,全校教授级900人,副教授级1439人,研究生指导教师2006人,其中博士生指导教师484人。教师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国家督学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领军人才4人(其中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教学名师1人)、青年拔尖人才人选1人。


    学科建设及专业设置


    目前,学校设有16个学院(学部)、3个研究院。在医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哲学和管理学等6学科门类拥有学位授予权;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生物学等7个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70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75个;以及博士后流动站7个;普通本科专业22个。


    重点学科名单:


    国家重点学科: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内科学(呼吸系病)、外科学(普外)、皮肤病与性病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生物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口腔医学、基础医学、药学、护理学


    辽宁省“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特色学科建设工程”学科名单:


    1)巩固学科项目(国家重点学科):内科学(呼吸系病)、皮肤病与性病学、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外科学(普外)、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2)提升学科项目: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儿科学、细胞生物学


    3)特色学科项目:神经病学、妇产科学、 肿瘤学、麻醉学


    4)培育学科项目:遗传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免疫学、内科学(传染病)、内科学(消化系病)、内科学(心血管病)、外科学(骨外)、外科学(泌尿外)、外科学(神外)、 眼科学、口腔临床医学、药理学、内科学(肾病)、内科学(血液病)


    王牌专业名单:


    1)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省级)


    2020年度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儿科学、麻醉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2020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康复治疗学、药物制剂


    2019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临床药学、法医学、护理学、生物科学


    2019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生物医学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2)国家特色专业: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法医学、护理学、预防医学


    3)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临床医学


    4)辽宁省本科教学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口腔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


    5)省级示范专业: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法医学、护理学、预防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口腔医学


    科研成果


    1996年至2003年,该校共获得国家、省(部)及市级科学技术奖359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其中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230项,其中一等奖18项,二等奖76项,三等奖136项;获市、厅级科技进步奖125项。获得2012年度辽宁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2004年共发表CSTPCD学术论文1429篇,在全国高校排名第37位;被引用2319次,排名34位;Medline论文162篇,排名20位。2005年,该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经费首次突破1000万元,达到1134万元,获资助的重点项目是该校首次被批准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相关阅读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