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资讯
  • 高考专业
  • 志愿填报
  • 高考政策
  • 大学排名
  • 大学就业
  • 留学资讯
  • 自考
  • 问答
  • 聊城大学学费2023年一年多少钱,附各专业最新收费标准明细表
    时间:2023-06-13 07:51:03 来源:精英考试网 作者:Karina

    又到一年高考季,关于聊城大学的相关情况大家想要知道哪些呢?今天小编呢以已经为大家整理好了聊城大学最新的收费标准明细表,其中包含聊城大学各专业学费、住宿费等费用信息,感兴趣的同学们可以参考了解一下哦。


    聊城大学学费2023年一年多少钱,附各专业最新收费标准明细表


    最新聊城大学学费多少钱一年


      聊城大学与其他院校一样,收费项目主要负责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学费和住宿费,二者皆是以学年的形式缴费的,根据校区不同、专业不同,学制不同、住宿环境与人数不同,其标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1、聊城大学学费收费标准


    第一档(师范类专业):4400-5000元/年/生;


    第二档(普通类专业):4400-5100元/年/生;


    第三档(艺术类专业):8800元/年/生;


    第四档(校企合作类专业):8800-22000元/年/生;


    第五档(中外合作办学):10400-22000元/年/生;


    2、聊城大学住宿费收费标准


      聊城大学是一所实行公寓化制度管理模式的公办高校,整体宿舍条件相较于同等规模的公办大学的条件是姣好的,宿舍费用在900-1300元之间,费用是按照宿舍条件不同进行差异划分的,按学年缴纳。


    3、聊城大学奖助学金资助政策


      聊城大学设有完善的奖助学金资助政策系统,针对家庭条件困难的学生,可以选择国家助学贷款,同时学校也认真执行国家相关学生资助规定,被本校录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后可按规定申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岗位、特殊困难补助等。


    聊城大学是公办还是民办大学


      聊城大学是公办大学。一般来说,由于公办大学由于有国家或地方财政经费支持,所以学费普遍不高,而民办大学是需要自筹资金办学的,所以相较于公办大学的学费一般都比较贵,一般来说普通类专业通常1.5万-2万元/年,2-3万/年的也有很多,当然也有更高的,而艺术类专业和中外合作办学的专业会更高。


    《公办大学》


      公办大学又叫公办高校,是指以国家政府或地方政府资助创立维持的高等院校,不同于民间资本的私立大学,公立大学覆盖了大学、学院、高等专科院校、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高等学校分校、独立学院、短期职业大学、成人高等院校、管理干部学院、教育学院等在内的多种办学类型。


    《民办院校》


      民办大学又叫民办高校,是指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或公民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高等学校以及其他教育机构的称呼。根据办学层次分类可分为专科层次、本科层次和研究生教育等,其外还包含了独立设置的民办高等学校和独立学院两种。


    【聊城大学学校拓展介绍】


      聊城大学是一所坐落在山东省聊城市的山东省属综合性大学,同时也是山东省重点发展大学,入选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首批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山东省省级博士立项建设单位,北极大学联盟成员单位,硕士、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具有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高校。


      聊城大学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2年山东大学堂内设的师范馆,1970年8月,山东师范学院机关及中文、历史、外语、数学、生物、体育、艺术等8个系迁到聊城办学,学校创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1974年4月,山东师范学院机关及大部分系部迁回济南,同时筹建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11月,中共山东省委正式批准建立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1981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 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改建为聊城师范学院。2002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 聊城师范学院更名为聊城大学,逐渐发展成为了现如今综合实力强劲的大学。


      从学校的排名来看,聊城大学在山东省高校中位列第19名,在全国高校排名第250名,在双非大学中属于中高等档次的学校。


      学校设有25个学院,9个研究院所、2023年本科招生专业78个,涵盖哲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农学、法学、艺术学、医学等12大学科门类。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医学等12大学科门类。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入围ESI全球排名前1%。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专业素质极高的师资团队,目前已经有专任教师1800余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21人,副高级职称740人。现有双聘院士、“973”首席科学家4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等5人,国家级教学团队、省级优秀教学团队8个。

    相关阅读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