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资讯
  • 高考专业
  • 志愿填报
  • 高考政策
  • 大学排名
  • 大学就业
  • 留学资讯
  • 自考
  • 问答
  • 宿州学院宿舍条件怎么样?有空调吗(附宿舍真实内景图片)
    时间:2023-06-13 07:51:03 来源:精英考试网 作者:Karina

    在进入大学以后呢,我们就正式开启了离家住校的集体生活了,宿舍呢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我们的第二个家,我们大学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将在宿舍里度过,因此宿舍的环境,条件等等自然是应该首先注意和了解的,今天呢,小编就来带领大家一起探秘一下宿州学院的宿舍条件到底是怎么样的,想要报考该校的同学们快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宿州学院宿舍条件怎么样?有空调吗(附宿舍真实内景图片)


    宿州学院宿舍条件


      宿州学院的宿舍采用统一的公寓化管理模式,学校安排四到六人寝宿舍,内部结构为上床下铺的摆放格式,并配备有空调和独立阳台,不过无独立卫浴,此外,每间宿舍会为各位同学提供学习桌、椅子、柜子、电扇、网线接口等一般基本设备,能够满足在校学生基本的住宿舍生活需求。


    宿州学院宿舍条件怎么样?有空调吗(附宿舍真实内景图片)


      宿州学院有教育园区校区、汴河路校区两个校区。学校主要教学任务都安排在教育园区校区,也就是东校区。两处校区基本上内部设施的配套都是很齐全的,其中女生新楼(13、14、15号楼)是层浴,女生旧楼、男生寝室均是独立澡堂。层浴与澡堂均有隔间。每层楼配有洗衣机与饮水机等。宿舍楼门禁时间是23:00。总体来说生活是相当方便的。


    宿州学院住宿费用


      宿州学院是一所实行公寓化制度管理模式的公办高校,整体宿舍条件相较于同等规模的公办大学的条件是姣好的,宿舍费用在800-1000元之间,费用是按照宿舍条件不同进行差异划分的,按学年缴纳。


    第一档(六人间):800元/年/生;


    第二档(四人间):1000元/年/生;


    宿州学院在校生真实住宿评价


    评价一、宿州学院的宿舍具体位置来了就知道了。床位都一样,没什么比较好。宿舍人好相处就行了,学生宿舍均可宽带上网,配有独立的书桌和衣柜。


    评价二、宿州学院的宿舍有空调,六人间,没独立卫生间,澡堂有隔间,都挺好的,新楼的浴室、卫生间更好一点。新宿舍算安徽省里比较好的了。


    评价三、宿州学院的1号6号靠近寝室大门,些许背光,离空调远,3号4号离阳台近,采光好,在空调口底下,2号5号在中间,适中。宿舍现在好像是直接分好的(具体不太清楚),我们那时候是按报道顺序的


    评价四、宿州学院的六人间宿舍是上床下桌,有空调,宿舍没有卫生间,要洗澡,有浴室。浴室在外面,不在宿舍楼里面。


    评价五、宿州学院的宿舍女生学校13号新建宿舍楼 设施设备全是新建 环境一级棒,每层有独立隔间浴室,宿舍上床下桌有空调,条件不要太好。能不能分到新楼。


    【宿州学院学校拓展介绍】


      宿州学院的办学前身是创办于1949年的皖北宿县区师范学校,1983年升格更名为宿州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升格更名为宿州学院。而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学校的办学特色受到评估专家的肯定,并且获批新增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同时宿州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学校建设发展,《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支持宿州学院创建宿州大学”。


      宿州学院属于一所中等偏上档次的公办二本大学。从排名上来看,宿州学院在校友会2022中国大学排名榜单中显示,排名全国第452名,位于全省第28名。从录取分数线上来看,学校在安徽省文科的最低录取分数为540分,对应录取位次为35085;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为446分,对应录取位次为129368。


      现下来说,学校拥有教育园区、汴河路等2个校区,以及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亿余元,馆藏纸质图书120万余册,电子图书568万余册;由此可见学校在设施设备等各项上完善度还是非常高的,能够给予学生更多良好的教学资源。


      且学校共开设有15个二级学院,64个本科专业,不仅涵盖工学、管理学、理学、文学、经济学、艺术学、教育学、医学等八大学科门类;并且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2个,构建了以工学、管理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形成了七大类应用专业群,产生了较好的集群效应。


      与此同时,宿州学院还拥有教职工1100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81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14人、博士230人;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人、省优秀教师11人、省教学名师16人、省教坛新秀25人。入选省级科技特派员6人、“特支计划”1人。与省内高校联合开展研究生培养,现有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36人。


    注:以上仅供参考!

    相关阅读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