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资讯
  • 高考专业
  • 志愿填报
  • 高考政策
  • 大学排名
  • 大学就业
  • 留学资讯
  • 自考
  • 问答
  •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42所),有哪些高校入选?第三轮双一流大学预测
    时间:2024-05-25 18:53:41 来源:精英考试网 作者:kokkuri

    对于国内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于2015年开始实施的高等教育建设政策,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双一流”。它的定性就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标准是中国特色和世界一流的有机融合。那么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包括哪些?第三轮双一流大学预测会有哪些大学入选?快来看看吧!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42所),有哪些高校入选?第三轮双一流大学预测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是在第一轮“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简称“双一流”)时评选出来的。201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同年9月,教育部公布了“双一流”建设名单,共有140所高校的465个一流学科入选。


    在第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其中的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分为A类36所、B类6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


    那么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有哪些大学入选上榜?一起来看看吧:


    A类
    序号院校名称所在地区
    1北京大学北京
    2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3清华大学北京
    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
    5北京理工大学北京
    6中国农业大学北京
    7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8中央民族大学北京
    9南开大学天津
    10天津大学天津
    11大连理工大学辽宁
    12吉林大学吉林
    13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
    14复旦大学上海
    15同济大学上海
    16上海交通大学上海
    17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18南京大学江苏
    19东南大学江苏
    20浙江大学浙江
    2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
    22厦门大学福建
    23山东大学山东
    24中国海洋大学山东
    25武汉大学湖北
    26华中科技大学湖北
    27中南大学湖南
    28中山大学广东
    29华南理工大学广东
    30四川大学四川
    31电子科技大学四川
    32重庆大学重庆
    33西安交通大学陕西
    34西北工业大学陕西
    35兰州大学甘肃
    36国防科技大学湖南

    B类
    序号院校名称所在地区
    1东北大学辽宁
    2郑州大学河南
    3湖南大学湖南
    4云南大学云南
    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
    6新疆大学新疆


    根据榜单,我们能看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被分为了A、B两类,为什么会进行分类呢?据教育部回应,之所以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分为A、B两类,是因为考虑到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整体建设任务更重,示范效应更加明显,更需要提升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打破身份固化、激发建设活力,从而将其分为A类B类。这样进行分类是想要督促所有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加快改革、加快发展,并推动归入B类的高校正视差距、奋起直追。


    而在双一流大学的第二轮建设中,教育部为逐步淡化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身份色彩,对于二者不再进行区分,统称为双一流大学。


    第三轮双一流大学名单预测

    双一流高校名单首轮于2017年公布,包含140所高校的465个学科,2022年,双一流学科名单进行了更新。因此,按照间隔时间推算出第三批双一流评估可能会在2026年启动,在2027年公布。


    以下为比较有希望、呼声较高的成为第三批双一流大学的30所院校预测名单,可供参考:


    序号院校名称冲击双一流学科预测
    1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材料科学
    2昆明理工大学冶金工程
    3深圳大学光学工程
    4燕山大学机械工程
    5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眼科学
    6扬州大学兽医学
    7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统计学/保险学
    8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9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工程与科学
    10福建师范大学音乐与舞蹈学
    11江苏大学农业工程
    1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
    13西南政法大学法学
    14广东工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
    15北京语言大学中国语言文学
    16黑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学
    17江西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
    18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眼科学
    19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
    20安徽师范大学化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21中北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
    22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
    23长春理工大学光学工程
    24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
    25武汉工程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26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学
    27安徽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
    28湖南农业大学作物学
    29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
    30华东政法大学法学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请以实际情况为准!

    相关阅读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