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资讯
  • 高考专业
  • 志愿填报
  • 高考政策
  • 大学排名
  • 大学就业
  • 留学资讯
  • 自考
  • 问答
  • 八大体育院校都有哪些名单 八大体育学院最新排名(2024年参考)
    时间:2024-05-25 20:33:41 来源:精英考试网 作者:小满

    国家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自然也就创办了不同类型的高校,体育类大学是以体育类相关学科为偏向的大学,在我国属于是数量偏少类的大学,虽然数量不多,但绝对能够满足体育生的报考需要,2024年高考在即,如果你的目标院校是体育类大学,那么不妨可以考虑一下下文小编介绍的八大体育院校,它们在体育教育、训练、科研等方面都有着较高的水平和影响力。

    八大体育院校都有哪些名单 八大体育学院最新排名(2024年参考)

    2024年八大体育院校指的是: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首都体育学院、南京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这八大体育院校是根据“校友会2024中国体育类大学排名”得来的,挑选了榜单中排名前八位的体育院校,它们是体育院校中的佼佼者,综合办学实力很强,值得体育生考虑,下文是关于这八大体育院校的相关介绍,包括排名,录取分数线等。

    1、北京体育大学

    比起北京体育大学,大家可能更熟悉“北体”,该校坐落在北京市海淀区,前身是中央体育学院,1953年11月1日创办,1956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学院,1993年经教育部批准被正式命名为北京体育大学。

    学校目前只有一个校区,占地面积约75.5万平方米,设有4个学部,25个学院,开设本科专业41个,涵盖教育学、法学、经济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9个学科门类。其中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教育、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康复、休闲体育、体能训练、体育经济与管理、新闻学、冰雪运动等为该校的王牌专业,也是特色专业,录取分数相对比较过,不过值得报考,因为都是时下比较热门的专业,就业前景都很不错。学校拥有多个博士硕士授权点,以及博士后流动站,教学资源丰富,拥有室内外训练场馆近100个,馆藏书130余万册。此外,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034名,其中专任教师720名,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320名,他们教学经验丰富,能够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跟指导。

    北京体育大学是隶属于国家体育总局的本科公立级别高校,被教育部评为211、双一流、国家重点、中央部属、保研资格、双万计划高校。学校有硕士授权点、博士授权点以及博士后流动站,入选国家多项计划和项目,如“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根据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了解到北京体育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111位;根据软科中国大学排行榜,了解到北京体育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215位,该校在体育类大学中排名第1位。

    2、上海体育学院

    上海体育大学,简称“上体”,坐落在国际大都市上海,学校前身是华东体育学院,1952年11月创办,距今有七十多年的发展历史,比北京体育大学创立的时间还要早,1956年更名为上海体育学院,2023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被正式命名为上海体育大学。

    学校如今规模庞大,现有三个校区,分别为杨浦校区、徐汇校区、松江校区,此外还有两个教学点,分别为江湾、黄浦教学点,占地面积超1100亩,有10个二级学院,开设本科专业24个,其中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康复、体育经济与管理、体育教育、运动人体科学、应用心理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新闻学、英语等为该校的王牌专业,录取分数相对比较高,不过值得报考,就业前景都很不错,比如运动康复专业,可以从事运动康复师的工作,薪资待遇很高,平均年薪9.324万元。

    上体师资力量雄厚,有专任教师600人左右,他们教学经验丰富,能够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跟指导。另外,学校拥有多个博士硕士授权点。

    上海体育学院是双一流大学,也是省重点和拥有保研资格的大学,同时还拥有多个学科硕士和博士授权点。在教育部的学科评估中,上海体育学院的体育学取得了A+的成绩,与北京体育大学并列,体现其在国内体育学学科的领先地位。与国内顶尖高校相比,上体不算是档次高的,但在全国2700多所高校中,它属于是认可度比较高的,具有很高的影响力和声誉,被称为是名校中的名校。

    根据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了解到上海体育学院2024年全国排名第203位,该校在体育类大学中排名第2位。

    3、沈阳体育学院

    沈阳体育学院,简称“沈体”,位于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金钱松东路36号,学校前身是东北体育学院,1954年创办,1956年被正式命名为沈阳体育学院。2001年,沈阳体育学院由辽宁省教育厅主管。

    学校发展到今天规模庞大,虽然只有一个校区,但占地面积广,高达1688亩,设有13个教学训练与学术研究机构,开设本科专业13个,其中包括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6个省级示范专业,整合在一起为运动训练、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民族体育教育、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人体运动科学等,这些专业也是该校的王牌专业,录取分数线相对比较高,但值得报考。学校教学资源丰富,建有雪上运动中心,图书馆藏书95万余册,有教职工700多人,在校生6000多人。

    沈阳体育学院虽然不属于985、211或双一流大学,但它是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由国家体育总局与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建,该校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体育学学科获得B+评级,拥有硕士授权点,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环境优美,校园履职覆盖率高,设施齐全先进,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和生活条件。

    根据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了解到沈阳体育学院2024年全国排名第291位;根据软科中国大学排行榜,了解到沈阳体育学院2024年全国排名第433位,该校在体育类大学中排名第3位。

    4、武汉体育学院

    武汉体育学院,简称“武体”,坐落在湖北省武汉市,学校前身是中南体育学院,1953年创办,1955年从江西省南昌市迁移到湖北省武汉市,1956年更名为武汉体育学院,为国家体育总局直属,2001年改为国家体育总局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

    学校目前有四个校区,分别为东湖(卓刀泉)校区、藏龙岛校区、武当山校区和东湖高新区(豹澥)校区,占地面积1820.6亩,设有16个教学单位,开设25个本科专业,其中体育教育、公共事业(体育)管理、运动训练为国家级特色本科专业,也是该校的王牌专业,录取分数线相对比较高,但值得报考。学校拥有博士硕士授权点,有全日制在校生14680余人,包含本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专科生、留学生,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教练员中具有高级职称占比57.8%。拥有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专家学者和高水平教练员,他们教学经验丰富,能够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跟指导。

    武汉体育学院是由国家体育总局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以湖北省管理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入选湖北省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该校拥有博士硕士授权点,具有保研资格,虽然比不得国内顶尖985、211工程大学,但在全国2700多所高校中还是认可度很高的,学校由于在每个省份的招生批次不同,有本科一批、本科二批等。因此,也有人认为它是一所二本大学,不过它绝对是二本呢大学中的佼佼者。

    根据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了解到武汉体育学院2024年全国排名第294位;根据软科中国大学排行榜,了解到武汉体育学院2024年全国排名第434位,该校在体育类大学中排名第4位。

    5、首都体育学院

    首都体育学院,简称“首体院”,坐落北京市海淀区,学校前身是北京体育学校,1956年创办,中间经历了改建、并入其它高校的环节,1979年恢复北京体育师范学院。2000年被正式命名为为首都体育学院。2020年被确定为“高水平特色型大学”。

    学校目前有三个校区,分别是蓟门校区、知春路校区和凤凰岭校区,占地面积380亩,设有9个教学单位,开设本科专业15个,其中包括多个北京市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2个北京市百名品牌专业、2个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整合在一起为运动人体科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体育教育、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等,这些专业也是该校的王牌专业,录取分数线相对比较高,但值得报考。学校拥有硕士博士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设立“青少年身体功能训练”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有在校生5000多人,专任教师386人。

    首都体育学院虽然不属于985、211工程大学,也不是双一流大学,但它是北京市属高校中唯一一所体育大学,也是双万计划大学。该校历史悠久,为国家和北京市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体育人才,学校在全国认可度很高,在软科中国体育类大学排名中,连续三年稳居全国第三。

    根据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了解到首都体育学院2024年全国排名第311位;根据软科中国大学排行榜,了解到首都体育学院2024年全国排名第332位,该校在体育类大学中排名第5位。

    6、南京体育学院

    南京体育学院,简称“南体”,坐落在南京市,前身是南京体育学校,1956年创办,1958年合并江苏师范学院(现苏州大学)体育专修科和江苏省体育干部训练班,成立南京体育学院。2017年,学校成为江苏省省级博士立项建设单位。

    南京体育学院占地640多亩,下设9个单位,开设17个本科专业,其中体育教育、运动人体科学、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体育经济管理、运动康复、新闻学、康复治疗学、表演、舞蹈表演等为该校的王牌专业,虽然录取分数线相对比较高,但值得报考,学校现有专任教师496人,有各类在校生7000多人。

    南京体育学院虽然不属于985、211工程大学,也不是双一流大学,但是拥有保研资格和双万计划,是一所拥有较高档次的本科大学。学校由于在每个省份的招生批次不同,有本科一批、本科二批等。因此,也有人认为它是一所二本大学,不过它绝对是二本呢大学中的佼佼者。

    根据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了解到南京体育学院2024年全国排名第328位;根据软科中国大学排行榜,了解到南京体育学院2024年全国排名第483位,该校在体育类大学中排名第6位。

    7、成都体育学院

    成都体育学院,简称“成体”,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学校前身是四川省立体育专科学校,1942年创办,前后经历了成都体育专科学校、成都体育学院等发展阶段,1956年正式命名为成都体育学院,1961年重庆体育学院并入。2001年由国家体育总局划转地方,实行国家体育总局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以四川省管理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

    学校规模不大,占地总面积48万平方米,设有15个教学单位,开设本科专业22个,其中体育教育、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康复、运动训练、运动人体科学、旅游管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新闻学、中医学、英语、经济学、舞蹈表演等为该校的王牌专业,录取分数比较高,但值得报考。学校拥有博士硕士授权点,有各类在岗教职工12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600多人,有全日制本科生9300多人,博士与硕士研究生1300多人。

    成都体育学院虽然不是985、211或双一流大学,但它在教育部被评为具有保研资格、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双万计划高校。学校以体育教育为特色,拥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设有硕士和博士授权点,拥有丰富的专业学科和研究方向,是国内办学历史悠久的体育院校之一,值得报考。

    根据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了解到成都体育学院2024年全国排名第339位;根据软科中国大学排行榜,了解到成都体育学院2024年全国排名第548位,该校在体育类大学中排名第7位。

    8、天津体育学院

    天津体育学院坐落在天津市,简称“天津体院”,1958年8月创办,距今有60多年的发展历史,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良好的学术氛围,学校在体育学学科方面拥有较强的师资力量和科研能力,培养了大量优秀的体育人才。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学位授予权,体育学一级学科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591人的教职工队伍,他们教学经验丰富,能够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跟指导。总体来说天津体育学院虽然不属于全国知名的双一流大学,但在体育学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特色优势,是一所档次较高的本科大学。

    根据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了解到天津体育学院2024年全国排名第339位;根据软科中国大学排行榜,了解到天津体育学院2024年全国排名第474位,该校在体育类大学中排名第7位。

    我国体育类大学不止上文介绍的八所,为了满足不同分数线体育生的报考需要,下文小编整理了所有体育大学的名单,其中包括公办本科院校、民办本科院校以及专科类体育院校,用表格的形式呈现。

    2024中国体育类大学排名

    全国排名学校名称星级办学层次
    111北京体育大学6★世界高水平大学
    203上海体育学院5★中国一流大学
    291沈阳体育学院4★中国高水平大学
    294武汉体育学院4★中国高水平大学
    311首都体育学院4★中国高水平大学
    328南京体育学院4★中国高水平大学
    339成都体育学院4★中国高水平大学
    339天津体育学院4★中国高水平大学
    377吉林体育学院4★中国高水平大学
    387广州体育学院3★区域一流大学
    393哈尔滨体育学院3★区域一流大学
    407河北体育学院3★区域一流大学
    422西安体育学院3★区域一流大学
    453山东体育学院3★区域一流大学
           2024中国体育类民办大学排名


    全国排名学校名称星级办学层次
    87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3★区域一流应用型大学

    2024中国体育类高职院校排名

    全国排名学校名称星级办学层次
    178郑州体育职业学院2★区域高水平高职院校
    222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2★区域高水平高职院校

    不同排名一览表的排名标准和方法不同,因此排名结果会有一定的差异。同时,排名并不能完全反映一所大学的质量和水平,考生在参考的时候,需要结合多方面信息综合比较和分析,另外一定要依据事实。

    相关阅读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