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资讯
  • 高考专业
  • 志愿填报
  • 高考政策
  • 大学排名
  • 大学就业
  • 留学资讯
  • 自考
  • 问答
  • 投档人数是录取人数吗?投档人数多好还是少好?
    时间:2025-02-19 16:42:28 来源:精英考试网 作者:kokkuri

    不少考生以为在高考招生中,只要成功投档给了高校就意味着能被录取,事实却并非如此。投档只是代表考生符合了院校报考条件,但接下来还要进行专业录取,如果考生不能达到专业录取要求,那么最终很有可能遭遇退档。那么在高考中投档人数是否就等同于录取人数呢?投档人数是多一点好还是少一点好?小编将就此为大家进行解答,快来看看吧!

    投档人数是录取人数吗?投档人数多好还是少好?


    投档人数是录取人数吗?

    不是。投档人数是指在高考志愿填报中报考了某所高校并将电子档案投递给高校的考生人数;录取人数则指高校经过审核筛选后最终确定录取的考生人数。两者的概念并不相同,录取考生都是从投档考生中筛选出来的,在数量上通常是投档人数大于录取人数。


    如A大学的招生计划数为1500,其确定的投档比例为1:1.2,故该省教育考试院便会从报考生中按照分数从高到低择优选出1800名考生的档案投递给A大学。但A大学最终只会录取1500名考生,故还有300名考生的档案会被退回。在这一过程中,投档人数为1800,而录取人数为1500。


    通常各所高校的招生比例都是大于1:1的,这也是为了给高校留出筛选生源的余地,并尽量保证招生计划的完成,因此多数高校的投档人数都会比招生计划数要多。高校在投档结束后,会将投档考生中那些不满足专业录取条件的给退档,最终根据成绩择优录取并尽量满足各专业的招生计划。因此投档人数一般情况下都是大于录取人数的。


    投档人数多好还是少好?

    对于考生来说,通常投档人数偏少一些会更有利;而对于高校来说,会比较希望投档人数更多。


    站在考生的立场上,当投档人数较少时,意味着自己的竞争对手也就更少了,只要达到投档线,那么自己被录取的几率也就更大;且当投档人数低于招生计划数量时,为了扩充生源,高校可能会实行降分录取,这对于考生来说也是更加有利的。而若投档人数偏多,那么竞争也就更加激烈,考生的录取机会也就减少了;当投档人数多于招生计划数时,专业录取分也可能会水涨船高,这对于低分考生很不友好。


    站在高校的立场上,当投档人数较少时,就意味着可能要面临招生计划无法完成的境况,后续还要通过开放征集志愿来再次招生,并以更低的录取分数线来吸引考生报考,这不仅影响了招生进程,还可能会导致生源质量下降。而当投档人数偏多时,高校就有了更多的筛选空间,选拔更多的优秀人才,不仅能顺利完成招生计划,还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生源质量。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请以实际情况为准!

    相关阅读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