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考资讯
  • 高考专业
  • 志愿填报
  • 高考政策
  • 大学排名
  • 大学就业
  • 留学资讯
  • 自考
  • 问答
  • 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问答 >
    道德两难法是谁提出的
    时间:2023-06-13 07:51:03 来源:精英考试网 作者:零零
    道德两难法是美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提出的。他将皮亚杰的研究方法改进为道德两难故事法,使用了一些列两难推理故事,其中最典型的是“海因茨偷药”的故事,包含着一个在道德价值上具有矛盾冲突的故事,让被试者听完故事后对故事中人物的行为进行评价,以此来测评被试者道德发展的水平。

    道德两难法是谁提出的

    道德两难法提出者是劳伦斯·科尔伯格,他是美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家,出生于美国纽约州的布隆维尔市的一个富商家庭,高中毕业后不顾家庭反对自愿当一名商船机务士,从事协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犹太难民通过英国海防偷渡到以色列的工作,也正是这次的经历为以后科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奠定了基础。

    道德两难法的来源发展

    在当代心理学界,道德发展拥有两个较大的学派,分别为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派和皮亚杰的认知心理学派,而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正是柯尔伯格的学说的思想来源,柯尔伯格可以称为皮亚杰在道德发展领域的继承人。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判断与儿童的思维发展联系密切,在儿童10到11岁时道德思维经历一场变动,在此之前儿童的道德判断以后果为依据,在此之后儿童判断则多以目的为依据。科尔伯格继承并发展了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着重研究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道德两难法内容是什么

    科尔伯格认为道德判断是由儿童的道德判断的结构,或形式反映出来的,有着内容和形式之别。所谓道德判断内容就是对道德问题所作的“该”或“不该”,“对”或“不对”的回答;所谓道德判断形式指的是判断的理由以及说明理由的过程中所包含的推理方式。他认为一个道德问题都只有三种回答:肯定、否定和犹豫不决。

    事实上,道德两难问题也正是他阐述、分析儿童道德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和证据。他提出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因此根据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性提出了“道德两难法”,“道德两难故事问答讨论法”,从道德冲突中寻找正确的答案,以有效地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力。

     "海因兹偷药"这个故事是最能体现科尔伯格的“道德两难法”:欧洲有个妇人患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一种药能救她,就是本城一个药剂师最近发明的镭。而药剂师花200元制造镭却卖给病妇的丈夫2000元。高额的药费注定病妇一家给不起,为了救治妻子,她的丈夫不得已撬开商店的门,为妻子偷来了药。

    这个丈夫这样做对吗?法官该给他判刑吗?在科尔伯格所编制的两难故事中的问题既可做肯定回答,又可做否定回答。科尔伯格真正关心的不是儿童做出哪一种回答,而是儿童证明其回答时提出的理由。因为在科尔伯格看来,儿童提出的理由是根据其内部逻辑结构而来的,所以,根据儿童提出的理由就能确定出儿童的道德判断水平。

     

     

    相关阅读
    • 斯滕伯格提出爱的三要素是什么
      斯滕伯格提出爱的三要素是指亲密、激情与承诺三种元素。他根据这三种元素的不同组合情况将爱情构成七种类型,分别为喜欢式爱情、迷恋式爱情、空洞式爱情、浪漫式...
      作者:零零 时间:2023-06-13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