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资讯
  • 高考专业
  • 志愿填报
  • 高考政策
  • 大学排名
  • 大学就业
  • 留学资讯
  • 自考
  • 问答
  • 2024年上海电力大学在福建的招生人数,招生计划,录取位次和分数线
    时间:2024-05-31 01:15:55 来源:精英考试网 作者:

    2024年高考来临了,等成绩出来后,很多考生会查询自己想上的大学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上海电力大学在福建2023年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上海电力大学在福建招生计划,招生人数,以及各专业的详细招生人数都是考生们关注的热点。由于截至小编发稿的时候,2024年招生计划还未公布,小编先整理2023年招生计划和各专业招生人数,以及2023年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等最新的招生计划公布后,第一时间更新。另外战马高考志愿会第一时间发布2024年招生计划,请大家关注。
    2024年上海电力大学在福建的招生人数,招生计划,录取位次和分数线

    上海电力大学在福建的录取分数线

    序号年份省份录取批次科目类型最低位次最低分新高考选课
    12023福建本科批首选物理13097594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22023福建本科批首选物理13671592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上海电力大学在福建的招生人数计划介绍

    1、上海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23年在福建省招生人数为10人,该专业学费为7000元。
    2、上海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23年在福建省招生人数为3人,该专业学费为7000元。
    3、上海电力大学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2023年在福建省招生人数为3人,该专业学费为7000元。
    4、上海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夕合作办学)专业2023年在福建省招生人数为3人,该专业学费为21000元。
    5、上海电力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2023年在福建省招生人数为2人,该专业学费为7000元。
    6、上海电力大学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2023年在福建省招生人数为2人,该专业学费为7000元。
    7、上海电力大学自动化专业2023年在福建省招生人数为2人,该专业学费为7000元。
    8、上海电力大学核电技术与控制工程专业2023年在福建省招生人数为2人,该专业学费为7000元。
    9、上海电力大学信息安全专业2023年在福建省招生人数为2人,该专业学费为7000元。
    10、上海电力大学环境工程(色盲、色弱不取)专业2023年在福建省招生人数为2人,该专业学费为7000元。

    上海电力大学在福建的招生人数计划汇总表

    序号大学名称年份招生省份科目类型专业招生人数
    1上海电力大学2023福建物理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0
    2上海电力大学2023福建物理类能源与动力工程3
    3上海电力大学2023福建物理类核工程与核技术3
    4上海电力大学2023福建物理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夕合作办学)3
    5上海电力大学2023福建物理类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2
    6上海电力大学2023福建物理类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2
    7上海电力大学2023福建物理类自动化2
    8上海电力大学2023福建物理类核电技术与控制工程2
    9上海电力大学2023福建物理类信息安全2
    10上海电力大学2023福建物理类环境工程(色盲、色弱不取)2

    上海电力大学

    上海电力大学(Shanghai University of Electric Power)是中央与上海市共建、以上海市管理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是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院校、上海高水平地方应用型高校建设单位、国际电力高校联盟发起单位、中国电力高校联盟成员、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会员单位,入选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上海高校知识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上海高等学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

    学校创建于1951年,长期隶属于国家电力部门管理;1985年更名为上海电力学院,开始本科层次办学;2000年划归上海市管理。学校历经了上海电业学校、上海动力学校、上海电力学校、上海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上海电力学院的发展演变;2006年正式开始硕士层次办学,2018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8年11月30日,上海电力学院正式更名为“上海电力大学”。

    截至2022年11月官网显示,学校有杨浦、浦东两个校区,有在编教职工1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00余人;设有13个二级学院和38个本科专业;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及14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

     

    相关阅读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