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资讯
  • 高考专业
  • 志愿填报
  • 高考政策
  • 大学排名
  • 大学就业
  • 留学资讯
  • 自考
  • 问答
  • 2024年长安大学在甘肃的招生人数,招生计划,录取位次和分数线
    时间:2024-05-30 08:54:55 来源:精英考试网 作者:

    2024年高考来临了,等成绩出来后,很多考生会查询自己想上的大学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长安大学在甘肃2023年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长安大学在甘肃招生计划,招生人数,以及各专业的详细招生人数都是考生们关注的热点。由于截至小编发稿的时候,2024年招生计划还未公布,小编先整理2023年招生计划和各专业招生人数,以及2023年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等最新的招生计划公布后,第一时间更新。另外战马高考志愿会第一时间发布2024年招生计划,请大家关注。
    2024年长安大学在甘肃的招生人数,招生计划,录取位次和分数线

    长安大学在甘肃的录取分数线

    序号年份省份录取批次科目类型最低位次最低分新高考选课
    12023甘肃本科一批I段理科8670522
    22023甘肃本科一批I段理科17001484
    32023甘肃本科一批I段文科1439547

    长安大学在甘肃的招生人数计划介绍

    1、长安大学土木类(西安市)(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造价)专业2023年在甘肃省招生人数为22人,该专业学费为6600元。
    2、长安大学机械类(西安市)(智能制造工程,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专业2023年在甘肃省招生人数为14人,该专业学费为6600元。
    3、长安大学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西安市)专业2023年在甘肃省招生人数为10人,该专业学费为6600元。
    4、长安大学预科班(西安市)(少数民族预科,非英语语种谨慎填报)专业2023年在甘肃省招生人数为9人,该专业学费为5500元。
    5、长安大学材料类(西安市)(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2023年在甘肃省招生人数为8人,该专业学费为6600元。
    6、长安大学自动化类(西安市)(自动化,机器人工程)专业2023年在甘肃省招生人数为7人,该专业学费为6600元。
    7、长安大学地质工程(西安市)专业2023年在甘肃省招生人数为7人,该专业学费为6600元。
    8、长安大学建筑类(西安市)(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专业2023年在甘肃省招生人数为7人,该专业学费为6600元。
    9、长安大学地质学类(西安市)(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矿物加工工程)专业2023年在甘肃省招生人数为6人,该专业学费为6600元。
    10、长安大学测绘类(西安市)(测绘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空间信息工程)专业2023年在甘肃省招生人数为6人,该专业学费为6600元。

    长安大学在甘肃的招生人数计划汇总表

    序号大学名称年份招生省份科目类型专业招生人数
    1长安大学2023甘肃理科土木类(西安市)(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造价)22
    2长安大学2023甘肃理科机械类(西安市)(智能制造工程,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14
    3长安大学2023甘肃理科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西安市)10
    4长安大学2023甘肃理科预科班(西安市)(少数民族预科,非英语语种谨慎填报)9
    5长安大学2023甘肃理科材料类(西安市)(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高分子材料与工程)8
    6长安大学2023甘肃理科自动化类(西安市)(自动化,机器人工程)7
    7长安大学2023甘肃理科地质工程(西安市)7
    8长安大学2023甘肃理科建筑类(西安市)(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7
    9长安大学2023甘肃理科地质学类(西安市)(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矿物加工工程)6
    10长安大学2023甘肃理科测绘类(西安市)(测绘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空间信息工程)6
    11长安大学2023甘肃理科安全工程(西安市)6
    12长安大学2023甘肃理科工科试验班(西安市)(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交通工程,交通运输,车辆工程,物流工程未来交通)(本硕博贯通式培养)5
    13长安大学2023甘肃理科计算机类(西安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5
    14长安大学2023甘肃理科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西安市)(国际工程班)(非英语语种考生谨慎填报)5
    15长安大学2023甘肃理科工商管理类(西安市)(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5
    16长安大学2023甘肃理科工程力学(西安市)4
    17长安大学2023甘肃理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西安市)4
    18长安大学2023甘肃理科数学类(西安市)(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3
    19长安大学2023甘肃理科地球物理学类(西安市)(地球物理学,勘查技术与工程)3
    20长安大学2023甘肃理科车辆工程(西安市)3
    21长安大学2023甘肃理科交通运输(西安市)3
    22长安大学2023甘肃理科交通工程(西安市)3
    23长安大学2023甘肃理科交通工程(西安市)(国际工程班)(非英语语种考生谨慎填报)3
    24长安大学2023甘肃理科大数据管理与应用(西安市)3
    25长安大学2023甘肃理科物流工程(西安市)3
    26长安大学2023甘肃理科经济学类(西安市)(经济统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2
    27长安大学2023甘肃理科应用物理学(西安市)2
    28长安大学2023甘肃理科地理信息科学(西安市)2
    29长安大学2023甘肃理科能源与动力工程(西安市)2
    30长安大学2023甘肃理科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西安市)2
    31长安大学2023甘肃理科电子信息类(西安市)(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2
    32长安大学2023甘肃理科化学工程与工艺(西安市)2
    33长安大学2023甘肃理科碳储科学与工程(西安市)2
    34长安大学2023甘肃理科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西安市)2
    35长安大学2023甘肃理科环境科学与工程类(西安市)(环境工程,环境科学)2
    36长安大学2023甘肃理科管理科学与工程类(西安市)(工程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
    37长安大学2023甘肃理科物流管理(西安市)2
    38长安大学2023甘肃理科汽车服务工程(西安市)1
    39长安大学2023甘肃理科城市地下空间工程(西安市)1
    40长安大学2023甘肃文科法学(西安市)2
    41长安大学2023甘肃文科英语(西安市)2
    42长安大学2023甘肃文科建筑类(西安市)(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2
    43长安大学2023甘肃文科新闻传播学类(西安市)(新闻学,汉语言文学)1
    44长安大学2023甘肃文科公共管理类(西安市)(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1

    长安大学

    长安大学(Chang’an University)座落于古都西安,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是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是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中俄交通大学联盟成员高校,是中国最早承担援外教育和和首批招收港、澳、台学生的高校之一,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备警官选拔培训基地、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拥有世界唯一的高校汽车综合试验场。

    1951年后,学校前身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西安工程学院、西北建筑工程学院相继成立。1956年开始招收来华留学生。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3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1997年成为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0年三校合并,组建长安大学,掀开学校跨越式发展新篇章。教育部先后与交通部(交通运输部)、陕西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签署共建长安大学协议,“四部一省”共建长安大学的办学格局正式形成。2011年入选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首轮“双一流”建设高校。2021年正式成为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2022年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开启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坐拥南北两大校区,建有太白山、梁山、渭水三个教学实习基地,校园面积3745亩;有84个本科专业,其中50个专业入选“双万计划”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3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有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有24个学院(系),具备覆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等7大门类;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新加坡工程院院士4人,教授、副教授1400余人,博士生导师359人、硕士生导师1056人;拥有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的各类杰出人才逾百人;有全日制本科生2.5万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万余人,来华留学生1600余人。

    相关阅读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