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资讯
  • 高考专业
  • 志愿填报
  • 高考政策
  • 大学排名
  • 大学就业
  • 留学资讯
  • 自考
  • 问答
  • 大学录取分数线是什么意思,大学录取分数线是怎么算出来的
    时间:2023-06-13 07:51:03 来源:精英考试网 作者:静待

          对于参加高考的学生们来说,大学的录取分数线是尤为重要的存在,毕竟其直接关乎到考生所报考的院校和专业等各个方面,而对于很多家长和考生们来说,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具体含义和用处并不了解,故在这里就一起看下关于大学录取分数线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以及其究竟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大学录取分数线是什么意思,大学录取分数线是怎么算出来的

          大学录取分数线是什么意思


          录取线一般就是指高考录取分数线;也可称呼为全国高考省控线、批次线等;其中大学录取分数线主要分为本科线和专科线,而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录取分数线;而该分数线主要就是在每年高考结束之后,由各个省级教育招生主管部门统计后公布。


          而各个学校在这里就可以根据自身的投档人数和计划招生人数划定本校最低录取分数线,比如说各校的投档人数是根据各校在本省录取人数的1.2倍投档,那么投档以后学校招生办从这1.2倍中以分数和志愿为主,而后就可以参考学生档案中的其他信息,按计划内人数录取,其中录取的学生中最低分就是该校的录取线。


          大学录取分数线是怎么算出来的(划分规则)


          【最低线】


          一般来说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划定,且因为各个地区条件各异的情况,所以分数线的分差可能很大,最高与最低相差超过100分。比如说在2004年的山东省最低分数线理科为374分,同年青海省最低分数线理科是240分,相差140多分。


          所以说不论各个省份的差距多大,在各个地区的分数线确定办法是相同的,都是根据自己省份当年招生计划和考生成绩,依据人数来划定。且正常来说是按照略多于计划数划定,多数是计划数的1.1-1.2倍,而后全省的考生按考分的高低排下来,排到该人数时的分数,就是当年该省的最低控制分数线,只有达到该分数的考生才有资格被录取。


          【投档线】


          被称院校调档分数线,其一般是按招生计划数1:1.2以内的比例投档确定。比如说在同一批录取的院校中,它们的投档分数线是不一致的,高低由各校的生源情况决定,生源好的高校投档分数线可能高出控制分数线很多,生源不好的则低一些,但原则上它不能低于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所以说院校调档线是在该批院校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基础上,根据当年考生报考本校志愿情况、分数情况和本校在该地招生计划数确定的,每年都会不同。


          并且一般情况下,在同一批此录取院校之间的调档线是有很大差别的,且每所院校学校在面向每一个省(市)招生,每年都有差别,比如说部分院校在面向其中一个省(市)的分数线可能很高,而在另一个省(市)可能较低。


          所以说其具体就是由当地考生第一志愿报的多少决定的,比方说考生第一志愿对某一院校报得较多,这个学校录取的分数就高。反之就是这个院校的录取分数线就要降低些才能完成录取计划。


    注:以上仅供参考!

    相关阅读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