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类热门专业有哪些2025自动化最吃香的三个专业盘点
随着工业自动化系统的不断普及和应用,企业对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所以自动化类专业就业前景是不错的,据了解自动化类专业属于工学门类,包括自动化、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等8个专业,那么具体哪几个专业更热门更吃香呢?一起来了解下吧!
自动化类热门专业有哪些
自动化类专业中最吃香的三个专业分别是自动化、机器人工程、智能装备与系统,这三个专业也是自动化类专业中最吃香的三个专业,下面小编将为大家详细介绍。
自动化最吃香的三个专业介绍
1、自动化专业
自动化是当下颇受欢迎的热门专业之一,同时也是自动化类专业中最吃香的专业之一。自动化专业的就业前景是相当广阔的,这主要是因为自动化技术在各个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和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国家战略的实施,自动化技术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障质量、节约能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各大企业对于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也大,这为毕业生提供了较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就业方向: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就业选择是比较多的,可以到工业制造,交通运输、电力装备、机械设备等企事业单位,从事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设备的开发制造,系统的运行维护,以及自动化系统的架构设计、程序开发、系统维护、数据分析等相关的工作。
2、机器人工程专业
2015年《机器人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发布,机器人就业岗位被列为未来十大高薪岗位之一,所以近些年来的机器人工程专业的热度也在不断地增长。从就业前景方面来看,机器人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毕业生可以在多个领域找到就业机会,包括但不限于机器人制造、系统集成、应用企业、研发机构与高校、咨询服务公司等。
随着智能制造、智慧物流、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机器人技术逐渐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预计未来几年,机器人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机器人领域对于相关人才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这为毕业生提供了较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就业方向:机器人工程专业可以在机器人类企业从事机器人设计、装配、调试、改造、技术开发、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应用开发、程序设计、运行管理等工作,也可以在工业类企业从事自动控制、设备运行、自动化生产等工作。
3、智能装备与系统专业
智能装备与系统专业是一个顺应时代发展需求而诞生的新兴专业,虽然是新兴专业,但却具备着广阔的就业前景。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智能装备与系统的需求不断增加,该领域的就业前景十分看好。在就业方面,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竞争力,可以在多个领域找到合适的职位。
关于该专业将来毕业后的薪资待遇也是大家所关心的,由于智能装备与系统毕业生薪酬因地区和单位而异,同时也与个人的能力和经验有关,所以这里只能提供一个参考数据,具体还需以实际为准。一般来说,刚毕业生的薪资会在5000-6000元左右,毕业2年月薪约为8000-9000元左右、毕业5年月薪约为12098元左右,随着工作年限和经验的增加,薪酬不断提高。
就业方向:可到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学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从事智能装备与系统专业有关的工程设计、技术研究与开发、运行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大中型企业、科研院所、施工单位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智能装备系统的设计、运行、维护等工作;也可从事新能源产业中有关智能装备系统的设计、运行、控制、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等工作。
自动化类包括哪些专业
自动化类专业属于工学门类,包括自动化、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机器人工程、邮政工程、核电技术与控制工程、智能装备与系统、工业智能、智能工程与创意设计等专业,具体名单如下:
序号 | 门类 | 专业类 | 专业代码 | 专业名称 | 学位 |
1 | 工学 | 自动化类 | 80801 | 自动化 | 工学 |
2 | 工学 | 自动化类 | 080802T |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 工学 |
3 | 工学 | 自动化类 | 080803T | 机器人工程 | 工学 |
4 | 工学 | 自动化类 | 080804T | 邮政工程 | 工学 |
5 | 工学 | 自动化类 | 080805T | 核电技术与控制工程 | 工学 |
6 | 工学 | 自动化类 | 080806T | 智能装备与系统 | 工学 |
7 | 工学 | 自动化类 | 080807T | 工业智能 | 工学 |
8 | 工学 | 自动化类 | 080808T | 智能工程与创意设计 | 工学 |
据了解,自动化专业是自动化类专业中最为热门的专业之一, 所以小编整理了自动化专业大学排名以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自动化专业最好的大学排名一览表
在最新校友会2025中国大学自动化专业排名(研究型)中,清华大学(8★,A++)办学实力最强,最具核心竞争力,荣登校友会2025中国大学自动化专业排名(研究型)首位。浙江大学(7★,A++)、哈尔滨工业大学(7★,A++)位列第2。具体排名如下:
1、清华大学:全国排名第1(A++)
2、哈尔滨工业大学:全国排名第2(A++)
3、浙江大学:全国排名第2(A++)
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全国排名第4(A++)
5、北京理工大学:全国排名第4(A++)
6、东北大学:全国排名第4(A++)
7、国防科技大学:全国排名第4(A++)
8、华中科技大学:全国排名第4(A++)
9、山东大学:全国排名第4(A++)
10、上海交通大学:全国排名第4(A++)
档次 | 全国排名 | 学校名称 | 星级 | 办学层次 |
A++ | 1 | 清华大学 | 8★ | 世界一流研究型专业 |
A++ | 2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研究型专业 |
A++ | 2 | 浙江大学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研究型专业 |
A++ | 4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研究型专业 |
A++ | 4 | 北京理工大学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研究型专业 |
A++ | 4 | 东北大学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研究型专业 |
A++ | 4 | 国防科技大学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研究型专业 |
A++ | 4 | 华中科技大学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研究型专业 |
A++ | 4 | 山东大学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研究型专业 |
A++ | 4 | 上海交通大学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研究型专业 |
A++ | 4 | 西安交通大学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研究型专业 |
A+ | 12 | 东南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研究型专业 |
A+ | 12 | 广东工业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研究型专业 |
A+ | 12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研究型专业 |
A+ | 12 | 湖南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研究型专业 |
A+ | 12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研究型专业 |
A+ | 12 | 南京理工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研究型专业 |
A+ | 12 | 西北工业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研究型专业 |
A+ | 12 | 燕山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研究型专业 |
A+ | 12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研究型专业 |
A+ | 12 | 中南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研究型专业 |
A | 22 | 北京科技大学 | 5★ | 中国一流研究型专业 |
A | 22 | 北京邮电大学 | 5★ | 中国一流研究型专业 |
A | 22 | 电子科技大学 | 5★ | 中国一流研究型专业 |
A | 22 | 东北电力大学 | 5★ | 中国一流研究型专业 |
A | 22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5★ | 中国一流研究型专业 |
A | 22 | 海军工程大学 | 5★ | 中国一流研究型专业 |
A | 22 | 合肥工业大学 | 5★ | 中国一流研究型专业 |
A | 22 | 河南科技大学 | 5★ | 中国一流研究型专业 |
A | 22 | 华北电力大学 | 5★ | 中国一流研究型专业 |
A | 22 | 华东理工大学 | 5★ | 中国一流研究型专业 |
A | 22 | 华南理工大学 | 5★ | 中国一流研究型专业 |
A | 22 | 江西理工大学 | 5★ | 中国一流研究型专业 |
A | 22 | 齐鲁工业大学 | 5★ | 中国一流研究型专业 |
A | 22 | 天津大学 | 5★ | 中国一流研究型专业 |
A | 22 | 武汉科技大学 | 5★ | 中国一流研究型专业 |
A | 22 | 浙江工业大学 | 5★ | 中国一流研究型专业 |
A | 38 | 大连理工大学 | 5★ | 中国一流研究型专业 |
A | 38 | 东莞理工学院 | 5★ | 中国一流研究型专业 |
A | 38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5★ | 中国一流研究型专业 |
A | 38 | 三峡大学 | 5★ | 中国一流研究型专业 |
A | 38 | 重庆大学 | 5★ | 中国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43 | 安徽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3 | 安徽工程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3 | 安徽工业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3 | 安徽理工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3 | 北方工业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3 | 北方民族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3 | 北京工业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3 | 北京化工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3 | 北京交通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3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3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3 | 长春工业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3 | 长春理工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3 | 东北林业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3 | 东华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3 | 广西科技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3 | 贵州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3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3 | 河北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3 | 河北工业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3 | 河海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3 | 河南理工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3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3 | 湖南工业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3 | 湖南科技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3 | 华东交通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3 | 江南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3 | 江苏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3 | 江苏科技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3 | 昆明理工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3 | 兰州交通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3 | 兰州理工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3 | 辽宁工业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3 |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3 | 内蒙古科技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3 | 南昌航空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3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3 | 南京邮电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3 | 南开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3 | 青岛科技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3 | 山西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3 | 陕西科技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3 | 深圳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3 | 沈阳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3 | 沈阳工业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3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3 | 沈阳化工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3 | 四川轻化工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3 | 太原科技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3 | 太原理工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3 | 天津理工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3 | 同济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3 | 武汉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3 | 武汉理工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3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3 | 西安工业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3 | 西安科技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3 | 西安理工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3 | 西南科技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3 | 湘潭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3 | 新疆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3 | 浙江理工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3 | 郑州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3 | 郑州轻工业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3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3 | 中国海洋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3 | 中国计量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3 | 中国矿业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3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3 | 中原工学院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43 | 重庆邮电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114 | 北京建筑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114 | 渤海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114 | 长安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114 | 长江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114 | 长沙理工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114 | 大连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114 | 东北石油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114 |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114 | 广西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114 | 海南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114 | 湖北工业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114 | 华北理工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114 | 吉林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114 | 吉林化工学院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114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114 | 南昌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114 | 南京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114 | 南京工业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114 | 南京林业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114 | 南通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114 | 青岛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114 | 曲阜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114 | 山东科技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114 | 山东理工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114 | 上海电力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114 | 上海理工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114 | 四川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114 | 天津工业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114 |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114 | 武汉工程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114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114 | 西南石油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114 | 厦门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114 | 中北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114 | 中国农业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114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114 | 中南民族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114 | 中山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研究型专业 |
B+ | 152 | 安庆师范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52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52 | 大连海事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52 | 福州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52 | 河南工业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52 | 黑龙江科技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52 | 湖北师范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52 | 湖北文理学院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52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52 | 佳木斯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52 | 江汉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52 | 江苏师范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52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52 | 辽宁科技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52 | 内蒙古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52 | 南华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52 | 青岛理工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52 | 陕西理工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52 | 绍兴文理学院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52 | 沈阳建筑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52 | 天津科技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52 | 五邑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52 | 武汉纺织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52 | 西安工程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52 | 西安石油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52 | 西安邮电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52 | 西南交通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52 | 烟台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52 | 浙江科技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52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82 | 安徽建筑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82 | 安徽师范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82 | 北华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82 | 北京林业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82 | 成都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82 | 大连交通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82 | 大连民族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82 | 东华理工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82 | 桂林理工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82 | 黑龙江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82 | 济南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82 | 暨南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82 | 江苏海洋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82 | 临沂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82 | 南京农业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82 | 南京师范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82 | 青海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82 | 山东工商学院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82 | 山东农业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82 | 上海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82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82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82 | 沈阳理工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82 | 天津商业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82 | 西华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82 | 西南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82 | 中国民航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B+ | 182 | 中央民族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 |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
相关阅读
-
2025物化政可以报医学什么专业,什么专业前景好值得推荐?在新高考地区,考生的选考科目不再为统一的文综/理综,而是要在除统考科目之外的政治、物理、历史、地理、化学、生物中选择三门进行考试,有些地区物理/历史则必...作者:kokkuri 时间:2025-06-03
-
2025学空乘专业好找工作吗就业前景怎么样?空乘专业视力要求多少?空乘专业是专科层次的开设专业,属于交通运输大类,一般修业年限为三年。该专业不仅要学习一些理论知识,还需要进行客舱服务训练、形体训练、客舱安全与应急处置...作者:kokkuri 时间:2025-06-03
-
2025中国语言文学类最吃香的三个专业,就业前景好热门的专业有哪些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要不和语言相关,要不就是围绕文学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将来大概率从事的也是和文学文字相关的工作,对于提升学生的个人文学素养还是有很大帮...作者:kokkuri 时间:2025-06-03
-
专科电力哪个专业最吃香2025最吃香前景最好的专业推荐随着社会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增长,电力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持续增加。所以很多想要进入电力行业的考生有着报考电力类专业的想法,那么对于专科批次的考生来说,...作者:山海 时间:2025-06-03
-
史政生能选什么医学类专业 史政生可以报考的医学类专业盘点史政生涵盖了历史、政治和生物三个学科领域,属于文科组合,所以很多想要报考医学类专业的学子们非常关心该组合是否可以选择医学类专业以及可以选择的医学类专业...作者:山海 时间:2025-06-03
-
女生就业率最高的专业2025女生最吃香的专业推荐大学专业的选择对于今后的职业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为了有效避免毕业即失业这样的窘境出现,大家在选择专业时一定要更加谨慎,不仅要考虑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也要考...作者:山海 时间:2025-06-03
最新文章
- 高考分数相同位次怎么排名的?高考同分排序规则是什么?
- 新高考全国一卷的省份有哪些 全国新高考一卷使用地区
- 2023高考位次怎么查询?高考位次查询系统入口在哪里
- 新高考原始分和赋分是什么意思?新高考是按赋分还是原始分录取?
- 高考位次计算方法公式是什么?高考一分一段表如何换算位次?
- 天津高考新政策是3+1+2还是3+3?2023年天津高考新政策细则解读
- 2024新高考一卷数学题型改变了吗变化分析及备考建议,命题人是谁?
- 浙江新高考政策选科怎么选,浙江新高考七选三哪个组合好
- 2025新高考死亡组合,新高考不建议的选科组合(附3+1+2赋分谁最吃亏)
- 新高考英语和老高考英语有什么区别,新高考英语题型及分值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