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资讯
  • 高考专业
  • 志愿填报
  • 高考政策
  • 大学排名
  • 大学就业
  • 留学资讯
  • 自考
  • 问答
  • 2023吉林大学强基计划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最新各省入围分数线)
    时间:2025-06-02 08:42:07 来源:精英考试网 作者:小鱼

    强基计划一般指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 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那么2023吉林大学强基计划录取分数线是多少?接下来一起了解下。

    2023吉林大学强基计划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最新各省入围分数线)

    2023吉林大学强基计划录取分数线

    目前,吉林大学强基计划录取分数线已经公布。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及《吉林大学2023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要求,经我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按招生计划审定,确定吉林大学2023年强基计划预录取名单,考生可登录强基计划报名平台查询本人录取结果。

    省份

    专业

    最低分

    省份

    专业

    最低分

    北京

    数学与应用数学

    81.43

    黑龙江

    化学

    78.69

    化学

    81.43

    古文字学

    76.26

    古文字学

    80.06

    安徽

    数学与应用数学

    81.12

    河北

    数学与应用数学

    82.34

    物理学

    82.27

    物理学

    82.27

    化学

    82.38

    化学

    83.28

    山东

    数学与应用数学

    82.32

    古文字学

    81.44

    物理学

    83.47

    辽宁

    数学与应用数学

    85.59

    化学

    84.63

    物理学

    83.36

    古文字学

    82.04

    化学

    84.33

    河南

    数学与应用数学

    83.46

    古文字学

    82.17

    物理学

    82.54

    吉林

    数学与应用数学

    78.70

    湖北

    数学与应用数学

    80.38

    物理学

    78.56

    湖南

    数学与应用数学

    82.47

    化学

    79.04

    物理学

    82.14

    古文字学

    76.23

    陕西

    数学与应用数学

    76.34

    黑龙江

    数学与应用数学

    77.67

    物理学

    78.70

    物理学

    79.18

    古文字学

    80.70

    2023吉林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是多少

    根据《吉林大学2023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要求,对于第一类考生,依据高考成绩,原则上按照不超过我校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数的六倍确定各省入围我校考核考生名单(末位同分均可入围),现将入围标准公布如下:

    省份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古文字学
    北京602
    591596
    河北599604607587
    辽宁622603607595
    吉林584544551538
    黑龙江559562551536
    安徽567585591
    山东590590596589
    河南598604

    湖北588


    湖南588600

    陕西549552
    550

    强基计划培养模式

    招生高校要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制定单独人才培养方案和激励机制,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的高校,要加强对人才培养的统筹。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学生可单独编班,配备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实行导师制、小班化等培养模式。畅通成长发展通道,对学业优秀的学生,高校可在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奖学金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探索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本科阶段培养要夯实基础学科能力素养,硕博阶段既可在本学科深造,也可探索学科交叉培养。推进科教协同育人,鼓励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集成攻关大平台和协同创新中心等吸纳这些学生参与项目研究,探索建立结合重大科研任务进行人才培养的机制。强化质量保障机制,建立科学化、多阶段的动态进出机制,对进入强基计划的学生进行综合考查、科学分流。建立在校生、毕业生跟踪调查机制和人才成长数据库,根据质量监测和反馈信息不断完善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持续改进招生和培养工作。高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教育和指导,积极为关键领域输送高素质后备人才。教育部将加强对强基计划的政策支持。

    相关阅读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