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资讯
  • 高考专业
  • 志愿填报
  • 高考政策
  • 大学排名
  • 大学就业
  • 留学资讯
  • 自考
  • 问答
  • 农村专项通过概率大吗?农村专项不通过的后果有哪些?
    时间:2025-09-18 18:06:02 来源:精英考试网 作者:山海

    高考农村专项计划包括高校专项计划、国家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三种类型,主要针对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招收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对于符合报考提交的考生来说无疑增加了进入好大学的机会,所以很多人有着报考的想法,也有部分学生很关心农村专项通过概率大吗等相关问题,下面小编将为大家详细解答!

    农村专项通过概率大吗?农村专项不通过的后果有哪些?

    农村专项通过概率大吗


    农村专项通过的概率并不是很大,主要是因为农村专项计划(国家专项、高校专项、地方专项)名额有限且竞争激烈。


    以高校专项计划为例子,2024年全国高校专项计划初审通过率高达95%,但最终录取率为4.8%,这也意味着大部分学生都能通过初审,但最终的录取率还是很低的。尤其是一些顶尖高校之间的竞争就更为激烈了,像顶尖高校清华大学的专项计划最终录取人数不足200人,但是报名人数却达到1.2万人。


    一方面是名额有限录取竞争压力大,另外一方面是专项计划是有报考条件的,如户籍要求就很严格,通常要求考生及父母需为实施区域农村户籍且连续满3年,目前来说审核也越发严格了,户籍与学籍双重比对,杜绝造假。


    虽然走农村专项既能以比正常录取稍低的分数进入大学,但录取分数线也不会低到哪里去,尤其是一些报考热度较高的名校,录取分数形式仍然接近普遍批次。


    农村专项不通过的后果有哪些


    农村专项不通过并不会产生严重后果,也不会影响到考生后续批次的志愿填报和录取,因为农村专项在普通批次之前进行录取,如果考生报考农村专项(国家专项、高校专项、地方专项)没有被录取的情况下,不会影响后续批次的志愿填报和录取,考生仍然有机会被普通批次的学校录取。


    但对于考生来说存在失去了降分录取的机会,因为农村专项为了促进教育公平让更多农村贫困地区的学生获得上大学的机会,有着降分录取的政策,就比如说考生要报考清华大学,那么走正常普通类批次要考到670分,如果走农村专项计划,就能以稍低670分的成绩上清华大学。不同专项计划不同学生降分幅度不同,多数院校的降分集中在10-60分区间‌。


    另外对于考生来说也浪费了时间与精力,高三学子是与时间赛跑,时间是非常紧迫的,在报考农村专项之前考生需要准备材料,耗费心力,如果没有通过付出全白费了。


    农村专项计划介绍


    国家专项计划介绍


    国家专项计划是三大专项计划之一,旨在提高贫困地区学生的入学机会,重在调整区域差异。所以该计划

    定向招收原贫困地区学生,招生院校主要是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和各省(区、市)所属重点高校;实施区域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以及新疆南疆四地州的所有考生。


    报名条件有哪些


    (1)符合当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


    (2)本人具有实施区域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


    (3)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市、区)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高校专项计划介绍


    高校专项计划是国家定向招收边远、脱贫、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高考优惠政策 ,旨促进教育公平帮助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更畅通地考上“好大学” 。


    (1)符合当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


    (2)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


    (3)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有关高校会在此基础上提出其他报考要求并在招生简章中明确,确保优惠政策惠及农村学生。


    地方专项计划介绍


    地方专项计划是指地方高校定向招收实施区域的农村学生的专项计划,该计划旨在促进教育公平,让更多的农村学生上大学。通俗易懂点来说就是在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中专门安排适量招生计划,面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生源,实行定向招生,引导和鼓励学生毕业后回到贫困地区就业创业和服务。


    报名条件有哪些哪些


    (1)符合当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


    (2)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


    (3)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各省地方专项计划报名条件要求有所差异但基本上是需要满足上述条件的。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相关阅读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