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资讯
  • 高考专业
  • 志愿填报
  • 高考政策
  • 大学排名
  • 大学就业
  • 留学资讯
  • 自考
  • 问答
  • 2025江西新高考历史试卷真题及答案解析,附考点题型及分值分布
    时间:2025-09-28 15:45:50 来源:精英考试网 作者:kokkuri

    历年高考真题卷对于高中生来说弥足珍贵,考过的试卷虽已过时,但真题却不会完全过时。每一道真题蕴含的知识点、命题思路、阶梯逻辑等对于考生来说极具参考价值,综合多年的高考真题,考生可以从中发现命题规律和考试大纲,把握考试重点,有利于进行接下来的复习和备考。目前江西省2025年高考历史真题已然公布,感兴趣的同学赶快来获取吧!

    2025江西新高考历史试卷真题及答案解析,附考点题型及分值分布


    2025江西新高考历史试卷真题及答案解析

    江西省属于新高考“3+1+2”省份,高考历史科目一般于6月8日上午09:00 - 10:15举行考试,考试时长75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另外,根据该省高考赋分制度来看,历史属于首选科目,无需进行赋分转换,可直接以卷面分计入考生总成绩。

    由江西省2025年高考招生规定可知,该省历史卷由本省教育考试院自主命题。据分析,江西历史卷主要题型为单选题和非选择题,每年试卷各小题考察的知识点会有所调整,以下仅展示2025年江西高考历史卷的题型、分值及考点分布情况,可供参考。

    试卷结构:单选题(15题,共45分)+非选择题(4题,共55分)=100分

    题型题号考点分值
    单选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春秋时期的政治变动3分
    2古代中国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汉代“市”的功能与特点)3分
    3史料的鉴别与运用(多重证据法)3分
    4隋唐时期选官制度的变化3分
    5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3分
    6洋务运动;19 世纪 60年代以后的边疆危机3分
    7近代华侨与祖国的联系;清末的教育背景3分
    8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和根据地建设3分
    9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变革(国民经济恢复、社会主义改造)3分
    10新中国成立后至90年代的工业发展(四化建设、产业结构调整)3分
    11古代文明的交流(地中海区域文明互动)3分
    12中世纪欧洲的土地制度与庄园经济(领主土地权、庄园依附关系)3分
    13近代科学革命;启蒙运动3分
    14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3分
    15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3分
    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中外文化交流;明朝的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古代的商贸活动与贸易通道;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14分
    17共和制在中国建立的曲折历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12分
    18现代中美生产方式的演变;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生产方式变革及影响17分
    19设计货币12分
    考点分析来源于网络


    2025江西高考历史试卷真题及答案解析

    试卷真题:

    2025江西新高考历史试卷真题及答案解析,附考点题型及分值分布

    2025江西新高考历史试卷真题及答案解析,附考点题型及分值分布

    2025江西新高考历史试卷真题及答案解析,附考点题型及分值分布

    2025江西新高考历史试卷真题及答案解析,附考点题型及分值分布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7分)

    材料一   19世纪是美国工业化进程的关键时期。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入,美国本土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发明了如缝纫机、收割机等机械并改进了生产线。工厂制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取代传统手工作坊,尤其在东北部制造业带,标准化、规模化的机器生产成为主流。钢铁、煤炭和铁路等重工业依托中西部丰富的煤铁资源及政府支持的铁路建设浪潮,实现了资源密集型的跨越式发展。与此同时,西进运动不仅拓展了广阔的国内市场,也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矿产和土地资源。来自欧洲和亚洲的移民潮为工厂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使雇佣劳动制日益普及,推动了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全国范围内逐渐形成了东北部专注制造、中西部提供农产品、南部供应棉花的区域专业化分工格局,为美国崛起为世界工业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材料二   20世纪末以来,经济全球化深刻重塑了全球生产方式。信息技术的革命性发展促使生产过程分散化,形成了复杂的全球生产网络,产品设计、零部件制造和最终组装往往在不同国家完成。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等技术的应用正推动生产方式向智能化与自动化深度升级。与此同时,制造业与服务业加速融合,价值创造更多地向研发设计、品牌营销和售后服务等环节转移。这种变革对中美制造业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影响:中国通过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成功融入全球价值链,成为“世界工厂”,外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带动了本土技术进步,但也使中国制造业长期面临处于价值链低端、利润微薄的风险;美国制造业则加速向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攀升,强化了在研发与品牌领域的优势,通过进口廉价商品降低了成本,但产业外迁也导致了传统制造业的空心化和蓝领工人的失业,加剧了社会阶层矛盾。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美国生产方式的特点及其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在经济全球化中生产方式的变化及其对中美制造业产生的影响。(9分)


    第19题

    2025江西新高考历史试卷真题及答案解析,附考点题型及分值分布


    答案解析:

    1-15:DBDCB  ACCBA  ADCBA


    16.

    (1)材料一:国家(政府)或官方视角。

    材料二:人(人群)或民间视角。


    (2) 自古以来,中国的沿海民众向海而生,海洋贸易与航行是他们的日常生计,也是中国古代海洋文明发展最基本的内动力。宋元时期,朝贡贸易与民间贸易共同推动了海洋贸易的繁荣。海洋贸易的长期实践,产生了大量的拥有丰富航海经验的贸易人群,不断更新着中国人的海洋知识,推动造船技术不断进步、航海路线不断开拓,并促进了指南针在航海中的应用。海洋贸易利国利民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国家在制度上鼓励海洋贸易,设立市舶司。妈祖成为跨海域海洋神灵,获得朝廷赐封。

    宋元时代海洋贸易的繁荣,是王朝国家与海洋贸易人群良性互动、合作共赢的最佳体现,为郑和下西洋积累了丰富的航海知识、技术与经验,定了良好的制度与文化基础。在明代前期强盛国力的支持下,郑和下西洋集中展示了中国古代海洋文明的发展成果。


    17.

    (1)原因:政党之间恶性竞争,谋求党派或者个人利益;国民党一党专政,拒绝执行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决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实现了全国人民的空前团结,推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2)资料:关于经济发展状况方面的资料。

    理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同时期的政治探索与当时的经济状况密切相关。如民国初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况的统计数据,1946年国统区与解放区经济形势的相关史料等,这些资料可用于说明经济基础如何制约与推动政治发展,深化理解。


    18.

    (1)特点:①机器化大生产普及:工厂制取代手工作坊,标准化流水线生产初现;②资源密集型工业主导:钢铁、煤炭、铁路等重工业快速发展,形成规模化生产;③区域专业化分工:东北部制造业、中西部农业、南部原料供应棉花的格局形成;④劳动力市场化:大量移民成为产业工人,雇佣劳动普及。

    原因:①技术革命推动: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美国本土创新结合;②自然资源优势:煤铁资源丰富和西部扩张获得土地与矿产;③政策与资本支持:政府推行保护关税,资本市场为工业融资;④劳动力与市场扩张:移民潮提供廉价劳力,西进运动拓展国内市场。

    (2)生产方式的变化:全球生产网络形成;智能化与自动化升级;服务化产业的转型。     

    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中国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世界工厂”;中国扩大对外开放,引进外资企业并带动本土技术进步,实现技术溢出效应;中国长期处于价值链加工环节,利润微薄,处于低端锁定风险。     

    对美国制造业的影响:美国聚焦研发与品牌高端制造,优势强化;美国进口廉价消费品,抑制通胀,降低成本;美国传统制造业外迁,引发产业空心化,同时导致蓝领工人失业,阶级矛盾加剧。


    19.

    示例:设计:“丝绸之路文化纪念币”

    构思:

    (1)正面设计:以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浮雕为主图,背景融入沙漠、骆驼队与西域城池轮廓,边缘环绕“丝绸之路文化纪念币”中英文名称及发行年份。

    (2)背面设计:中心为唐代“开元通宝”与波斯萨珊银币的叠加图案,周围点缀丝绸、瓷器、茶叶等贸易商品纹样,底部刻有“文明互鉴·千年传承”字样。

    (3)材质与规格:采用银质合金,直径40毫米,边缘刻有象征丝绸之路路线的齿纹。


    理由:

    (1)历史价值:丝绸之路是古代亚欧大陆经济、文化交流的核心纽带,张骞出使西域(汉代)奠定通道基础,唐代“开元通宝”作为流通货币,见证了中外贸易的鼎盛(如波斯银币与开元通宝并行流通),体现中国货币对周边文明的影响。

    (2)文化内涵:纪念币融合“凿空西域”的开拓精神与“货币互认”的包容理念,丝绸、瓷器等元素象征中国文化输出,银币叠加设计凸显中外文明平等交流,呼应“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

    (3)艺术雨收藏:浮雕工艺还原历史场景,货币叠加图案形成视觉冲击与和谐,兼具历史厚重感与艺术观赏性,符合纪念币“铭记重大文化事件”的使命,适合历史爱好者与收藏者关注。通过“人物+货币+商品”的组合,该纪念币既聚焦丝绸之路的关健节点,又以货币为核心载体,展现中国古代开放包容的文明特质,兼具历史回溯与现实启示意义。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 ,具体请以实际情况为准!

    相关阅读
    版权所有